新干县交通运输局召开全县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9月2日,县交通运输局在县融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县交通运输局就全县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做了简要介绍,并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水运攻坚战指挥部的精心指导下,县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指挥部全面落实县“十大攻坚战”专题调度推进会、季度调度会部署安排,锚定半年目标,持续优化战术打法,强化攻坚举措,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上半年完成港口吞吐量8.4万吨,超额完成半年考核任务,与其他3县并列第一等次。

一、坚持“快”字当先,码头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城北货运码头提级改造工程于6月9日完工并投入使用,比原计划提早21天。内页资料方面,依次完成通航影响评价批复、使用港口岸线批复、施工图设计批复、变更经营许可批复等4项审批许可。工程建设方面,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修复完成码头前沿路面塌陷,完善排水沟、三级沉淀池等环保设施,二期工程建设靠船桩及增加移动装船皮带机等配套设施。码头改造后,路面平整、地基夯实,环保设施完善,靠泊能力和装卸效率大幅提升,泊位等级由100吨级提升至1000吨级,同时兼顾2000吨级船型,作业效率由平均150吨/小时提升至300吨/小时。

改造完成后的城北货运码头

二、坚持“实”字为要,宜水货源组织成效显著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积极响应市水运攻坚战指挥部工作要求,加大对外宣传,扩大声势,印发宣传手册300余份,通过微信公众号转载推广“吉安水运”,及时推送全市船舶动态及货源企业需求信息,让更多的宜水企业更快获得相关信息。二是全力帮扶港企、船企对接。指挥部先后多次邀请省港发集团、市水运货源工作组、重点货源企业,联合县商务局、县发改委等单位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推介公水联运优惠政策以及开拓集装箱业务,同时还到省港口集团对接危货码头建设以及协调货源分配等工作。此外,围绕我县盐卤药化、箱包皮具、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矿产建材五大产业集群,常态化开展水运需求摸排,掌握水运需求量超过500万吨。实地走访重点货源企业15家,推动码头与鑫和石业、赣吉航运等企业签订累计80万吨运输合同,引导货源种类由低附加值的矿建材料向高附加值工业类产品转型,水运货物种类在去年9种的基础上再增加8种,工业产品占比正逐步增加。三是水运航线不断拓展。目前新干港区两个码头的货物可顺畅运行至南昌、九江,在九江中转,进入长江,可抵达沿海港口和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标志着我县水运航线“通江达海”已正式打通。指挥部保持与省港发集团紧密联系,多次邀请吉安片区负责人为鑫和石业、盐通科技等货源企业定制航运路线20余条,近可达南昌、九江及江浙沪,远可至山东、辽宁等地。上半年吉安港至南昌港公共定点班轮航线开通,我县新干河西码头集装箱运输停靠点同步恢复,首次与中盐新干公司合作,完成2个集装箱56吨精制盐的发运,实现2024年集装箱水路运输零突破。四是水运需求愈加强烈。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迫切需要转变运输方式,降低物流成本。8月上旬,新余市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主动上门寻求合作,与河西码头初步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上半年,永丰县、安福县组织货源企业到新干河西综合码头、城北码头考察调研公水联运,对接货物运输工作。同时,我们也主动外出招商,联合码头、航运企业到中盐新干公司、铂瑞新能源、新余钢铁厂等大型企业洽谈公水联运业务,目前合作企业5家,意向企业10余家。

市水运攻坚战货源工作组到我县调研货源组织情况

三、坚持“畅”字为首,集疏运体系加快完善

以提升港口码头互联互通能力为导向,将集疏运体系作为水运经济发展纽带,加快推进河西现代物流园、新干赣江大桥等配套工程,进一步提升码头集疏运能力,更好发挥公水联运优势。一方面加快河西现代物流园前期进度。土地征收方面,重新划定项目征地范围,剔除道路及退让红线,可净用地153亩,已完成土地征收协议签订,正在进行项目用地组卷报批,同步调剂用地指标,预计8月底完成组卷及指标调剂。项目招商方面,持续开展项目招商,3月中旬,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北京与中物联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洽谈河西现代物流园项目,各指挥长也与中物联、万佶物流、尚祐供应链等意向公司进行了多轮洽谈,中物联公司已制定规划概念设计图,待进一步确定详细实施方案。另外还组织人员到九江、南昌、峡江等地考察现代物流建设及物流配送服务,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加快S312新干赣江大桥危桥重建进度。大桥主体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目前主桥连续梁已完成所有节段施工,边跨、中跨已合龙、引桥桥面、路基水稳摊铺全部完成,预计9月中旬左幅建成通车。大桥亮化景观工程正进行电子化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程序。国防光缆迁改保护工程已完成立项和财政评审,正在与施工单位协商合同事宜,涉及供电、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等单位的杆线搬迁工作基本完成。按时间节点,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大桥定期开展质量检测,目前各项检测数据均良好。

新干赣江大桥

四、坚持“效”字为本,水运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管理机制更加高效,健全定期专项协调机制,联合十大队、船闸所建立船舶过闸信息共享、联合巡查执法及航道水情共享等工作机制,全力保障航道通畅和船舶航行安全。上半年,全县航道通航保障率由此前的78%提升到95%以上,千吨级船舶全时段、全天候通航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二是政策保障更加完善,不断强化服务保障,提供财政奖补与支持,引导企业运输“公转水”。参照上级文件政策,制定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按0.2元/吨/公里给与货源企业至码头公路运输费用补贴(县级财政补贴总额每年不超过60万元)。三是融资渠道不断扩宽,主动对接税务、财政部门,开展船舶抵押贷款试点,协调推动九江银行与航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鼓励船舶公司新增运力。

虽然我县在推进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市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指挥部、县“十大攻坚战”总指挥部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水路运输结构不优。当前运输结构以散货为主,且运输的产品大部分是农业、矿业等资源型产品,比如玉米、大麦、石材等,工业类产品较少。上半年我县完成港口吞吐量8.4万吨,其中石材类6.9万吨,粮食类1.1万吨,工业类产品仅有0.4万吨,占比不到5%。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月保季、以季保年”,鼓足干劲、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记者提问:

问题一:请简要介绍下我县码头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2个码头,分别为新干港河西综合码头和城北货运码头,河西综合码头位于界埠镇赣江下游左岸,设计年吞吐量145万吨(散货100万吨,件杂货35万吨,集装箱1万TEU),2个1000吨级泊位,其中通用泊位1个、多用途泊位1个,主要装卸货种宽厚钢板、线材、粮食、盐等其他货种。城北货运码头位于金川镇赣江下游右岸,设计年吞吐量50万吨,1个1000吨级泊位,主要装卸货种碎石、机制砂等。

问题二:据了解,目前已开通集装箱公共定点班轮航线,请介绍下通行情况?

吉安港至南昌港集装箱公共定点班轮航线于6月7日开行,途径新干港河西综合码头,将以每周一班的频率运行,对于加密赣江水运航线,提升水运时效具有重要作用。该公共定点班轮航线将成为稳定、经济、便捷的港口物流快速通道,为钢材、矿产品、粮食等大宗货物的运输提供便利,为我县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问题三: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针对水运经济发展出台了哪些优惠扶持政策?

政策措施是市场主体生存的营养和土壤。为进一步提高水运市场活力,我县先后印发了《新干县水运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新干县船舶运力发展补助奖励管理办法》,按0.2元/吨/公里给与货源企业至码头公路运输费用补贴,县级财政补贴总额每年上限60万元,已为货源企业申请2023年至2024年两年补贴114万元,年底兑付。为培育宜水货源组织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问题四:我县大力推进公铁水多式联运,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请简要介绍下水路运输的比较优势?

一是耗能少。对比铁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消耗更少的能源,产生的对环境有害的气体和其他废物也少,更加环保。二是运量大。我县省际货物运输船舶平均载重吨位约1400吨,适合承担矿产品、钢铁、木材、粮食等大宗、低值、重件和各种散装、件杂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三是成本低。据统计,水运运输成本仅为铁路运输的50-60%,公路运输的12-15%,航空运输的4-6%。我县水路运输物流综合成本较传统综合运输物流成本降低约20-30%。

通讯员:李世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