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县工信局召开新干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

8月15日上午,县工信局在县融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县工信局就新干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并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培育壮大百亿产业集群攻坚战各行动牵头单位聚焦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大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推动攻坚战“回稳开局、稳中求进”,产业攻坚取得新成效。

一是抓实数字底座,着力筑牢“敢转”根基。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积极组织县三大通信运营商深入企业联合问诊,全县累计企业上云数3000多家。推进5G网络覆盖,持续加大对5G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三大通信运营商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主动协调5G基站建设和建后运营的电费补贴等相关工作,全县累计5G基站开通数500多家。

(组织召开新干县数字化转型工作动员会)

二是推进入企诊断,着力找准“会转”路径。发挥标杆引领作用,强化优质企业培育。深化数字引领,深耕产业发展赛道,聚力梯次培育企业数字化转型,以盐卤药化、箱包皮具、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为着力点,精心组织对标申报,打造产业标杆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县“1+2”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县有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省里评定为A等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资格企业6家、AA等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资格企业1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6家,2家企业获得了省级工业发展专项项目扶持资金(2022年联淦电子获得60万资金、2023年仰立新材料获得50万资金)。统筹数字普查评价,全面摸清数转底数。对照全省产业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标准,组织数字专员对全县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普查。剔除停产、注销等企业,我县目前规上企业共有208家,其中,L3以上的企业38家。L3以下的170家企业属于L1-L2的企业。208家企业中,转型准备阶段(L1、L2)企业170家,占比81.73%;基础爬坡阶段(L3、L4、L5)企业13家,占比6.25%;集成提升阶段(L6、L7)企业25家,占比12.02%。夯实数字生态发展,推动企业提档升级。6月份,对L3以上的重点企业开展入企诊断,为企业量身打造诊断方案,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针对数字化水平在L3以上的38家重点企业的入企诊断已基本完成。持续做好低阶提档升级,重点选定了L3以下的82家企业重点培育并提档升级为L3以上,为我县下一步数字化改造行动的深入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培育服务生态,着力加强平台建设。筹划箱包产业大脑,特色产业数转提升。为推动箱包皮具产业数据汇聚汇通,4月份,组织中国移动吉安分公司、箱包协会和重点箱包企业积极申报箱包皮具产业大脑揭榜挂帅到省工信厅,力争建立政、产、学、研、用“产业大脑”平台,材料已于5月15日上报省工信厅,目前在审核阶段。加快数字诊所建设,数转行动深入推进。7月3日上午,新干县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在县一网五中心已揭牌。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由县工信局牵头组建,由县移动公司、县电信公司和县联通公司三家运营商共同参与运营,服务中心设政策宣贯区、专家诊断区、方案制定区、标杆示范区,将联合多方数字化转型生态力量,全面打造新干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合力探索符合我县“1+2”特色产业的运营模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周期服务。

(新干县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揭牌)

记者问答:

问题一:为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我省有哪些扶持政策?

1.支持数字化转型入企诊断:奖励L4级(含)以下企业1万元/家、L5级(含)以上企业2万元/家,全省支持企业8000家。

2.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通过项目改造达到L6级(含)以上和现有L6级以上实现升级的企业,按升级达标企业数量、进度和质量予以奖补,全省支持企业2000家。

3.支持打造省级“数字领航”企业:奖励500万元/家,全省支持企业20家。

4.支持打造省级“小灯塔”企业:奖励100万元/家,全省支持企业400家。

5.支持打造省省级“数智工厂”企业:奖励100万元/家,全省支持企业500家。

6.支持争创国家标杆:对企业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奖励100万元/家。

7.支持“产业大脑”建设:对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围绕制造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建设省级“产业大脑”,按照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500万元至1000万元奖补,累计支持30个左右。

8.支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打造工业互联网园区,每个试点开发区奖补不超过1000万元。

9.支持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建设:对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奖励200万元/家。

10.支持工业互联网建设:对认定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根据建设成效给予奖补;对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域名服务许可证(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服务)》的新建节点奖励200万元/个。

措施实施期限为2024至2026年。

(记者)问题二:当前,我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未开展数字应用企业占比偏高。因我县箱包产业的实际情况,数字化发展水平指数较低,1-5月,全县尚未实质开展数字化应用企业占比77.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县内大多数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准备阶段和基础爬坡阶段,除了盐化企业因安全生产等有强制标准要求,其他产业对于进行数字化提升改造的意愿和积极性都不高。

二是入企诊断进度偏慢。因我县转型准备阶段(L1、L2)企业数偏多,L3以上企业仅有38家,按照省、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求,入企诊断仅针对L3等级以上的企业,导致我县入企诊断启动企业占比仅有9.1%,进度偏慢。有些帮扶单位参与和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整体合力。

(记者)问题三:我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下一步工作打算有哪些?

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

一是加大数转政策宣贯力度。切实抓好新干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5年),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高政策知晓率。重点对盐卤药化、箱包皮具、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数字化改造政策的全过程辅导,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企业开展数智知识培训,大力推动更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二是完善数字化转型生态。组织开展企业上云培训会,让企业“会上云”、“想上云”、“上云游”。年内将与县三大通信运营商组织开展“千企上云上平台”活动,加快企业上云。广开渠道加大数转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培养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产品、服务模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金融“活水”。

三是持续对重点企业靶向发力。健全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培育库,针对“1+2”特色产业、重点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智工厂-小灯塔-数字领航”梯度培育,引导企业实现数字化、精益化管理,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引导产业链企业对标学习,看样学样,复制推广,见得到成效,全面提升全县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

通讯员: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