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非遗竹马舞:赓续传统文脉,绽放时代光彩 ©原创 2023-06-14 10:32 0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国从2006年起设立,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新干县文化馆6月初举办了多期竹马舞培训班。 SUMMER 馆内竹马舞培训 新干竹马舞又称神马、马舞、马灯、竹马灯。是江西省新干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它源于北方(河南、山东等地)的“跑驴”、“赶驴”(二人台),是庐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在城市,竹马舞艺术的发展受到限制,为打破困境,新干县文化馆组织文化志愿者在馆内开展非遗竹马舞传承队培训班。 文化志愿者为学员们现场讲解演示,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教学。铜鼓响起,学员起步,该舞粗广豪放、动作逼真,步伐骄健,大阵变化结构严谨,缓时銮铃叮咚似行云流水,急时战鼓轰轰如万马奔腾。 “今天亲身体验了竹马舞才知道原来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马头和马尾的一甩一摆,都要动作到位,幅度大一点和小一点,感觉就完全不一样。”学员感慨道,“传承非遗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校园竹马舞培训 为从小培养未成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新干县文化馆邀请竹马舞传承人洪三华走进溧江镇中心小学开展竹马舞培训班。 在传承人的帮助下,学生们系上竹马,造型逼真、活灵活现。扮成公子的红马,小姐的黄马,丫鬟的白马,书童的绿马,黑色的家院,一个个有模有样。孩子们“骑”着竹马灵活生动,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孩子们踩着鼓点,不断变换队形。舞步轻快活泼,队形错落有致,将热闹、欢快的喜庆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次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特色课堂、教育传习、体验互动和交流展演等方式,实现非遗项目与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们在参与和互动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助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文化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的一系列竹马舞活动 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来源:文旅新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