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02:50
为充分展示我省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继2022年4月发布《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第一批)》后,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向全省征集、评选出《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第二批)》,共十个典型案例,在6月25日全国“土地日”正式发布。现分享案例一《解密探索:“望仙谷”蝶变之旅——广信区望仙乡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范例》。
一、基本情况
望仙谷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以半丘陵地形为主,拥有罕见的环状花岗岩峰林地貌。1998年,望仙乡逐步成为江西著名的花岗岩板材生产基地、石材之乡,石材加工生产线最多达270条。由于开采工艺落后,加之废水乱排、废石粉乱倒,导致土地损毁、植被破坏、生态退化、地灾隐患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2007年广信区政府正式关停石材开采加工企业后,留下的废弃矿山满目疮痍,沟壑污水纵横。
为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遗留问题,广信区引入社会资本对望仙谷进行生态重塑和整体开发,坚持“先保护再开发,边开发边保护”,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与乡村文化的优势,将昔日的废弃矿山修复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修复思路
望仙谷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山体水体保护、废弃矿山治理、植被护坡复绿等方面,探索“生态修复+文旅”的模式,对碎片化的自然资源进行集中优化整合,转换成连片优质的绿色“资产包”,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发挥望仙谷自然资源与乡村文化的优势,开发观光生态游、传统民俗文化演绎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打通“两山”转换通道。
2018年望仙谷岩铺老街修复前废水乱排乱放和2020年建成后赣东北民居大面积夯土传统建筑鳞次栉比对比照片
(二)坚持市场开发,助推价值转化
为弘扬传承本土传统文化,望仙谷引进各项非遗手工艺作坊、文创店家、弋阳腔、木偶戏、板龙灯等各类民俗文化人文风情活动,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以本地出产的各种农产品为原材料,打造了红糖、酒、酱油、醋、油、年糕、豆腐、木竹、布染等多个传统农业手工作坊,在街道中汇聚具有本地浓郁特色的各类风味小吃,让游客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品尝舌尖上的乡土美味。同时,带动周边村落发展乡村民宿,建立村落民宿统一管理模式,完善农耕示范基地、乡俗文化广场等周边公共设施,打造了乡村特色旅游村。
三、综合效益
(一)助推美丽经济,实现生态价值
自望仙谷营业至今,年均客流超过130万人次,接待省外及华侨人数达60万人次,营业店铺超过130家,综合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带动周边旅游及其他产业综合收入5亿元左右。望仙谷从废弃矿山转变成现在持续火爆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的华丽转变。
2018年望仙谷仙宿修复前废弃石粉随意倾倒和2020年建成后赣式传统夯土房朴实素雅对比照片
(二)产业助力振兴,带动群众致富
望仙谷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供直接就业岗位1000余个,带动当地周边就业5000余人,带动脱贫户就业100余户,周边乡镇的零星民宿发展到上百家,创业返乡人数达1150人,周边村民经济年收入合计达1.5亿元,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增强了他们源自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证明。
=====================================
来 源:江西省自然资源厅
编 辑:黄云
编 审:敖清辉 罗小敏 肖小龙
主 管:中共新干县委宣传部
主 办:新干县融媒体中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