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都点赞!江西这位第一书记做了什么?

谁也没想到,在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乌石村这个只有1500多人口的村庄里,竟然汇聚着“第一书记”朱琪各种各样的“亲戚”:“她是我干妈。”17岁的黄清和36岁的“轮椅姑娘”黄仕芳这样说;“她是我女儿。”80多岁的贫困户孙斌、患上老年痴呆症的李建孚这样介绍;“她是我老妹。”“她是我娘家人。”“她是我姑姑。”她是我姨。”……众多村民向记者亲热而自豪地描述着他们和第一书记的“亲戚”关系,让记者不禁犯起了嘀咕:这么多“亲戚”到底咋结下的呢?一番采访下来,记者总算明白了个中奥秘。

像妈妈一样暖心

先从两个“干女儿”说起吧。

父母都是聋哑人的黄清性格内向,连初三都没读完就辍学在家。经过多番沟通和协商,朱琪为她争取到了省女子中专学校巾帼励志班的名额(全市仅2个),学费全免。开学那天,朱琪亲自开车将黄清送到位于南昌的校园里,并自掏腰包为她购置了住宿所需的所有生活用品。当黄清的班主任要求留下监护人的电话时,朱琪考虑到黄清的父母是聋哑人,想都没想就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从此,每天不管多忙,朱琪都不忘与黄清电话或微信联系,称呼她宝贝或满女。隔段时间就打电话向班主任询问黄清的学习生活情况。

▲干女儿黄清与朱琪微信聊天

内向的黄清真把朱琪当成了妈妈,有啥悄悄话都愿向她倾诉。渐渐地,黄清变得阳光开朗自信,与从前判若两人,还当上了学生会干部。2019年,在朱琪的鼓励下,黄清考上了北京一家大型企业的实习生。朱琪亲自将她送上火车,并承诺国庆节如果有时间一定来北京探望并带她游玩。国庆期间,朱琪真的挤出时间兑现承诺来到北京,母女俩逛天安门、鸟巢,上花博会浏览……对于朱琪擅自扩招“女儿”规模,在南京工作的亲生女儿并没有一丝一毫“吃醋”心理,平时不单从各方面像姐姐般关心黄清这个妹妹,她还奖赏了妹妹一台新电脑呢。

▲朱琪到北京探望黄清

36岁的“轮椅姑娘”黄仕芳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双腿肌无力,没法站立的她每天只能呆呆坐着,陪伴她六年之久的轮椅已经完全报废,平时行走只能依靠挪动一张竹椅,家境不好的她梦寐以求能拥有一台电动轮椅。2018年5月30日,朱琪将黄仕芳的轮椅梦编织成文字发到朋友圈,仅仅24个小时就筹集到近四千元,圆了女孩的电动轮椅梦。黄仕芳从此可以摇着轮椅在村里各地自由行走,再也不用担心上坡下坡摔倒。可惜没高兴多久,今年7月的一场大洪水毁坏了她的电动轮椅,轮椅梦的破裂让黄仕芳沮丧极了。朱琪知晓后,又从一家银行募集到资金,重新买了一辆一模一样的电动轮椅,可把黄仕芳乐坏了,从此见了朱琪,也叫起了干妈。

▲朱琪与“轮椅姑娘”黄仕芳

像娘家人一样知心

57岁的杨小良2017年因患有隐球性脑膜炎在萍乡市二医院感染科住院。朱琪跑到感染科毫不避嫌地探望,自我介绍是村里的第一书记,询问他的病情和家境,并自掏腰包塞给他500元钱要他加强营养。

了解杨小良家的实际情况后,朱琪立即着手为他办理了低保,并为他申请大病医疗救助。在朱琪鼓励下,杨小良重新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病情奇迹般好转。杨小良出院后,朱琪给他送去高丽参等营养品,还为他购买毛衣和保暖内衣,并将他安排在合作社的基地做事,其妻安排公益性保洁岗位。为了让他的长期在外务工的儿子儿媳回家乡工作,就近照顾父母和儿女,朱琪又忙前跑后帮他的儿子、儿媳联系工作单位。杨小良儿媳李茜不单到手工资比在外高,工作环境也好得多,第一个月工资就拿到4000多元,乐得她第一时间就要给朱琪发红包表示感谢,被朱琪婉拒。

▲杨小良夫妇代表全家赠送锦旗

像女儿一样贴心

患老年痴呆,80多岁的老人李建孚谁都不记得,可偏偏记得朱琪和她的车牌号。知情人都说,如果没有朱琪,李建孚去年就不在人世间了。

去年,在一次上门走访贫困户时,朱琪听说有位叫李建孚的老人多年前被儿子送到经开区某管理处一座小庙里,从此再无联系。心急如焚的朱琪当天下午便开车找到小庙,庙门紧锁,敲门也无人应答。朱琪围着寺庙转悠了大约2个小时,忽然隐约听见庙里有呻吟声,她立即找来村民将门撬开,发现老人正躺在离床不远的地上奄奄一息,大小便全在身上。朱琪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老人送到了医院。经过20多天的救治,老人才恢复过来。此时,安置老人又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朱琪多次奔走于镇、区相关部门,终于将老人安排到镇养老院,在外漂流16年的老人终于能够在镇敬老院安享晚年了。

▲朱琪到养老院看望李建孚

去年夏天,贫困老人孙斌中暑倒在田间,朱琪第一时间将他送往医院。由于老人背部、腿部被烫伤,又感染了败血症,急需输血,情况十分危急。朱琪与同事赶忙凑钱,区领导也慷慨解囊,帮老人垫付了医药费,让他得到了及时医治。这几年,朱琪每隔几天,都会给这对老人送去生活物资,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老人逢人就说,她就是我们的女儿,像菩萨一样可亲。

▲朱琪与老人孙斌欢快交谈

双目失明的叶鱼良老人,刘美芝、赖贻顺夫妇一见到朱琪,总是握着她的手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就像见了亲生女儿回娘家一样亲。而朱琪也总是侧着脑袋认真倾听,不时说上几句体己话。

▲朱琪悉心照料叶鱼良

▲与刘美芝说着体己话

在乌石村,“有困难找朱琪”成了许多贫困户的口头禅。她的私家车经常义务为贫困户服务,每月的汽油费比在城里上班时要多出一大半。

今年夏天,江西日报一名记者来到乌石村采访,无意中谈到朱琪明年第一书记任期满后,有可能会离开村里回到安源区妇联。几名贫困户流着眼泪,拉着朱琪的手连连说不让她走。朱琪也被她们的真情感动得几度泪下。

像领头羊一样称心

近段时间,星青火龙果种养专业合作社在乌石村打造的“乌石印象”生态园和生态餐厅在萍乡人的朋友圈里很跑火,几乎天天爆满,尤其是一到双休日,不提前预订包厢只有乖乖打道回府。这个集吃喝玩乐,采摘水果于一体的“市民新宠”就是朱琪引进来的项目之一。

▲“乌石印象”生态园和生态餐厅

乌石村属于青山镇中心发展区域,是青山镇所辖村庄中最小的中心村,345户村民中被评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7户77人,以老弱病残者居多,过去一直以水泥和煤炭为支柱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村庄。

2015年,朱琪到任后,将乌石村的民情村情摸得一清二楚,与村两委一起分析出制约发展的因素,积极研究符合村民意愿适合村庄的发展路子,找准发展“命脉”,走产业兴村之路。

朱琪在原单位的鼎力支持下,与各职能部门取得联系,争取到了资金,修建了一条贯通村庄与省道长370余米的柏油路。

以前,乌石村村部周边的土地常年撂荒,荒草萋萋、臭味熏人。村里虽说引进了葡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昊盛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火龙果和苗木,可由于村民在土地流转问题上不太理解和支持,两个合作社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具有良好沟通协调能力的朱琪得知实情后,上门上户一家一户宣讲政策,数说好处:土地流转既能防止撂荒,又能获得稳定的田租;基地生产需要大量人力,村民可实现就近就业;到基地观赏采摘的人多了,村民可开办农家乐。理说到这个份上,村民们还有啥不信任的呢?这位愿意替他们办事的“第一书记”,流转土地遇到的拦路虎就此被搬走。

▲朱琪在基地忙乎

现在,乌石村土地流转率达90%,火龙果、葡萄、桑葚基地处处可见,瓜果飘香,绿意盎人。朱琪带着村“两委”班子制定了“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入股分红”等模式的绿色产业发展规划,解决了村里近200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包括10多户贫困户,贫困户们年年还能从基地获得产业分红。

像勇士一样前行

朱琪能全身心扑在工作中,把“家”安在村里,和家人的无偿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朱琪90岁的老父亲是一名有着近七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儿女要求极严,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初听说朱琪的工作岗位变了,老人家总怀疑女儿是不是犯了错误,一再追问不休。为打消老父亲的疑问,国庆期间,朱琪特意利用假期把老父亲接到乌石村转悠了一圈,介绍自己这几年的工作。老父亲望着朱琪办公室里挂着的四面贫困户送来的锦旗,不但没表扬女儿半句,反而“批评”女儿:“这还远远不够,要墙壁上全挂满了才证明你工作做到位了!”50岁的朱琪毕恭毕敬连连点头称是。

▲闲暇之余陪伴家人

朱琪在萍乡市公安局工作的爱人虽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但对妻子无条件支持,每天下班后从萍乡赶过来陪妻子,帮她分担工作上的一些重担。为此,差点把命都搭上了。

2017年6月,正逢汛期,雨下个不停,河水猛涨。29日下午突发险情,朱琪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并安置受灾群众。晚上,朱琪依然牵挂着汛情,爱人见她放心不下就陪着她一起去巡查险情和河堤。许是劳累过度,凌晨4点,爱人突发冠心病,病情来得凶险而迅猛,幸亏抢救及时,才转危为安。守在病床边的朱琪万分自责,握着爱人的手流下了心疼和内疚的泪水。可爱人对她没半点抱怨,身体康复后依然像原来那样陪伴在她身边,做她永远可以依靠的大后方。

干部只有俯下身子,群众才会竖起拇指。时刻将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的朱琪,就这样散发她的真心真情、人格魅力款款走进乌石百姓心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